当前位置: 主页 > News > 正文

Multi-measu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big data platform for informatization


日期:2018-01-16   录入:admin   点击数:

学校在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净、畅、宁”的校园环境的目标,对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党委书记王顺洪教授保卫处调研时,在充分肯定保卫处开展的“深夜护学”、“三场整治”等工作成绩的同时,对今后保卫工作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首先是“严管校门”各项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对标一流,将“复兴交大,我的责任”放在心上。“方向明则心头亮”,保卫处结合数字化战略,推进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净、畅、宁”工作目标,采取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坚持稳中推进,服务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实现校园交通管理迈入一流水平。

一、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采取号牌识别系统取代智能卡刷卡进校的模式

门禁系统升级改造。为做好这项工作,2015年2月份起,保卫处赴省内外相关高校进行调研学习,经过分析,高校普遍使用的号牌识别系统与我校原有智能卡进出校园模式相比,减少了智能卡一卡带多车、收费不合理、管理信息化弱等问题,但也存在降低车辆进出校园的安全现实情况,经过保卫处和相关单位充分研讨,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门禁系统双识别模式升级改造的方案。门禁系统双识别模式即采用ID号对接方式进行数据信息对接,校园现有一卡通卡片为载体,ETC方式进出大门,并结合号牌识别系统、自动抬杆、高清抓拍等手段为广大师生员工机动车辆进出校园提供更为安全、有力的保障,极大提高学校教职员工进出校园车辆通行率,特别是复杂气候进出大门对教职员工的影响且能有效起到防盗作用。目前将号牌识别和ETC(一卡通为载体)相结合进出校园模式在全国高校属首例,也是最为先进的门禁管理手段。
  

 


二、围绕教职工需求和校园交通实际,出台相关文件,做到有规可依

自2015年以来,按照学校“对标一流”的工作要求,保卫处加强技术革新脚步,随着车辆号牌识别、人脸识别、测速仪、人行和非机动车门禁、移动红绿灯等技术手段增加和更新,保卫处进一步加强成都两校区校园交通环境治理工作,通过严格执规,校容校貌和校园秩序得到极大改观,校内外来车辆明显减少,其中九里校区实现环湖一线内侧禁停、大学生会堂前广场禁单停、篮球场侧禁停,共取消环湖一线停车位73个、大学生会堂前49个、篮球场一侧39个,共计161个。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交通管理建章立制工作,保卫处在原有文件和学校双代会代表意见基础上,修订《西南交通大学校园交通管理办法》和《西南交通大学机动车出入分类收费管理细则》,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2017年12月正式发布实施。2017年12月15日,保卫处组织全校二级单位办公室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参加的文件解读工作会,分管保卫处工作的副校长蒲云教授亲自参会,并提出要求。保卫处李琦处长对相关文件逐条解读,确保理解无歧义。文件对教职工合理诉求进行了回应,使之更加完善、实用,让广大教职员工满意,保卫处校内执规有据可依,广大驾驶员有规可守,确保校园交通环境安全通畅,秩序井然。

三、结合数字化战略,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针对教职工反映车辆每年进出校园审核和缴费业务,需到保卫处窗口办理非常不方便的现状和教职工家属、校产所属公司车辆进出校园交费不方便的诉求,按照科学、高效、方便、快捷原则,保卫处研发校园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车辆因公进校预约系统,解决了校内各单位与校外各单位正常的工作业务、学术交流等车辆进校的需求。在学校人事处、计财处、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的支持配合下,2017年12月18日上午9时,校园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实现学校教职工一人一账号,通过网上申请,车辆关联,利用微信等手段实现车辆年度审核缴费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不排队,不跑路”,受到学校教职员工一致好评。其中,网上微信支付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都走到了前列。


下一步,保卫处将按照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在现有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前提下,短期目标完善校园车辆短信推送业务,智能电话自动提醒业务,逐步完成校园各入口无现金收费模式的建设工作,完成对外宣传、对内服务的西南交通大学校园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未来将努力构建校园交通大数据平台,中长期内逐步建设完成以大数据为核心,完成校园交通多端平台建设(手机、平板、微信小程序),为学校将来地感停车位设置后车位引导和车辆进校轨迹追踪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完成以大数据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以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为目的的大型交通服务型综合平台,为大学校园交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决策分析,使其成为学校数字化重要战略建设的一环。


 
报警电话
九里校区 87600 110
犀浦校区 66366 110
本栏目最新文章